close

本報社評----兩岸患難見真情 理應共謀發展

更新日期:2009/08/14 14:37

繼大陸「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」(台企聯)率先捐出新台幣一千萬元協助台灣救災之後,大陸各地台商協會及台商個人也紛紛響應,讓台灣同胞感受到大陸台商給予的溫暖;而大陸企業也不落人後,立即透過大陸海協會捐助人民幣一億一千一百萬元,合約新台幣五億餘元,讓台灣同胞也倍感來自大陸同胞的溫情。去年大陸四川發生汶川大地震,台灣同胞也踴躍捐助新台幣十二億餘元協助大陸救災,在患難時刻更見兩岸同胞的真情流露。

 

 兩岸血緣相同、文化同源、語言相通、地理相近,原本就應相互扶持,優勢互補,共謀發展。可惜的是,在一九四零年代,當時的中國人為了意識型態,一邊信奉三民主義,另一邊信奉共產主義,雙方殺的你死我活,造成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軍民死亡,也造成兩岸六十年的分隔分治。所幸的是,當前意識形態已經走入歷史,代之而起的是重視人民的福祉,所以兩岸人民可以正常地面對彼此,不再受意識形態的羈絆。

 

 當前兩岸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先從「觀念」改變做起,迎合世界思潮,放棄「意識型態」,以開放取代封閉、以交流取代圍堵、以合作取代對抗、以發展取代衝突,如此兩岸才能超脫政治力的束縛,迎向共存共榮的未來。

 

 自去年馬總統就職後,兩岸關係就展現高度和諧的一面,尤其是海基、海協兩會自去年六月恢復協商以來,雙方一共舉行三次會談,簽署九項協議及一項陸資來台共識,現在兩岸直航、大陸觀光客來台均已實現、大陸專業人士來台人數也大幅增加,其他如兩岸郵政、通匯、金融合作等也將次地展開。

 

 但是,隨著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問題層面愈來愈廣、愈來愈專業、也愈來愈複雜,未來一定會由經濟問題逐漸衍生至社會、文化、甚至政治問題,因此,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展望,一定要秉持兩岸相互扶持,患難見真情的精神,達成以下幾項原則:

 

 第一,堅持和平:兩岸分治六十年,彼此存在著許多差異,但不論現在海峽兩岸存在的爭議有多大,解決時間需要多長,我們應運用高度智慧來解決,尤其兩岸是同一民族,血濃於水,在二十一世紀文明的今天,絕不能再用「戰爭」或任何「非和平」的手段來解決問題。

 

 第二、結束敵對:中共當局不能因為少數「台獨份子」的作為,就不放棄使用武力,使全台灣人民都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下。兩岸應該透過協商,逐步撤除中共在沿海瞄準台灣的飛彈,讓台灣人民在沒有恐懼的威脅之下,理性思考兩岸的未來。

 

 第三,擱置爭議:兩岸應擱置目前存在的政治爭議,務實進行經貿與文化的交流,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互信,以和解、和諧、合作的方式來達成未來整合,為中華民族的後世萬代奠定可長可久之根基。

 

 第四,相互尊重:「台灣意識」是要我們「愛鄉愛土」、「立足台灣」、「以民為主」,台灣意識絕不等同於台獨意識。大陸應重視台灣民意的需求,以免逼使「台灣意識」與「台獨意識」合流,使兩岸愈來愈疏離;台獨份子也不要利用「台灣意識」來遂行台獨路線,使兩岸走向戰爭。

 

 第五,彼此合作:無論基於歷史、血緣、文化與淵源,或是基於實際與利益的需要,未來兩岸都應攜手合作,經濟方面形成高度互惠的「共同市場」,政治方面共同建立民主、自由、均富的現代化制度。

 

 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,在遭受天災襲擊之後,更是患難見真情,相互伸出援手,協助對方度過難關,未來雙方理應秉持同胞情、民族愛,相互扶持,共同開創兩岸中華民族的新世紀。 【中央網路報】

 

 

出自yahoo新聞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主機代管  關鍵字seo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b29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